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 |
| |
作者姓名: | 朱文涛 秦传新 马鸿梅 席世改 左涛 潘莞倪 黎小国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农业科学渔业资源环境大鹏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农业科学渔业资源环境大鹏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专项(2018YFD09009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7YB04) |
| |
摘 要: | 为了阐明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简化食物网结构,本研究应用碳(C)、氮(N)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亚湾珊瑚礁区样品的δ13C和δ15N值,计算主要消费者营养级并绘制连续营养谱,构建了大亚湾珊瑚礁的营养结构。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平均值为-16.47‰±2.89‰;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平均值为11.46‰±2.37‰。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δ15N值计算结果显示,大亚湾珊瑚礁区主要消费者生物种类的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和鱼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和2.45~3.64。大型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在季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利用SIBER模型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6个营养结构量化指标,发现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在各季节变化较小,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营养级长度(NR)和生态空间利用程度(SEAc)...
|
关 键 词: | 珊瑚礁生态系统 食物网 稳定同位素 大亚湾 |
收稿时间: | 2019-10-12 |
修稿时间: | 2020-01-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