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洋与中华文明(节选十五)
引用本文:李磊.海洋与中华文明(节选十五)[J].海洋与渔业,2013(11):82-84.
作者姓名:李磊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
摘    要:太昊氏及其部落,太昊,史籍中又称“太嗥”,与伏羲是同时代的部落首领,距今同为8000~7000年.史籍中多将二者相混,视为一人,统以“太昊伏羲”称之。我国发现最早以龙为图腾的最早龙形,出现在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兴隆洼人堪称最早的“龙族”,而史籍记载太昊部族是最早的以龙为图腾的部族。《勇幢小品》卷卅中称:“龙为九似动物:鹿角、牛耳、驼首、兔目、蛇颈、蜃腹、鱼鳞、虎掌、鹰爪”。以此而判断,“龙”应该是以蛇为主体,组合了其他动物的典型特征,除主体蛇身之外,其它部位均为北方动物的部分典型特征,在这里虚构的龙的化身,可谓是典型的南北结合,水陆两栖动物。

关 键 词:中华文明  两栖动物  十五  海洋  典型特征  西辽河流域  文化遗址  内蒙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