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病毒载体系统应用于水牛体细胞转基因的研究
引用本文:吴永梅,杨小玲,邹灵秀,潘雨,邓彦飞.不同病毒载体系统应用于水牛体细胞转基因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3):7-12+131-132.
作者姓名:吴永梅  杨小玲  邹灵秀  潘雨  邓彦飞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GXNSFAA281007);;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科技基地专项”(20192087);
摘    要:为了筛选出能高效率感染水牛体细胞、实现基因转移的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试验采用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3种不同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即逆转录病毒载体(pMX-EGFP)、诱导型慢病毒载体(FUW-TETO-EGFP)和慢病毒载体(FUGW-EGFP)系统进行病毒包装,然后分别一次或二次感染不同的水牛体细胞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和水牛胃细胞(BSTC)],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是否表达,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最后用G418对感染效率低的病毒载体系统进行阳性细胞系筛选。结果表明:3种病毒载体系统均能感染BFFs和BSTC,实现了基因的转移和表达,FUGW-EGFP、FUW-TETO-EGFP系统对水牛体细胞的感染效率显著高于pMX-EGFP系统(P<0.05);除FUGW-EGFP系统感染BSTC外,同种类型病毒载体系统感染同种细胞,二次感染的感染效率高于一次感染,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病毒载体系统一次感染BSTC的效率高于感染BFFs。说明FUGW-EGFP、FUW-TETO-EGFP系统对水牛体细胞的感染效率高于pMX-EGFP系统...

关 键 词: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  慢病毒载体系统  诱导型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转基因  水牛体细胞  感染方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