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外松枯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徐鸿玺,赵升平.国外松枯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1992(1):33-38.
作者姓名:徐鸿玺  赵升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    要:对国外松枯梢病病原茵(Diplodia pinea,又名 Sphaeropsis sapi-nea)从分生孢子萌芽、菌丝体生长及产生子实体所需要的条件三个方面开展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然界或人工诱导的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均不易萌芽,分生孢子萌芽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条件,以10%的松针汁最有利于萌茅,其次为2%的葡萄糖液。菌丝体在10%松针汁+PDA 及 PSA 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分批在不同温度组中测定孢子萌芽及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条件,表明从4℃起孢子萌芽及菌丝体生长即可微度进行,孢子萌芽最适温度为27-29℃,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6-27℃,38℃高温并不影响孢子萌芽率,35-38℃时芽管及菌丝体生长严重受阻。孢子致死温度达42℃以上,说明该菌对高温的耐受力很强。孢予在 pH4-10时均可萌芽,以6-8最为适宜。分生孢子萌芽需要的最低湿度为80%,高湿度有利于孢子萌芽,但并不一定需要自由水;分生孢子4个月后发芽率仍很高,一年后仍有有一定的萌芽率。黑暗及室内自然光下人工培养不易产生子实体,但在萤光灯下7-15天可以诱导出子实体。以松针段、松梢、PSA 及10%松针汁+DA 培养基最有利于子实体及分生孢子的产生。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在我省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其他报道要广,其他特性也表明该菌适应性、生命力均较强,为该病害在我省普遍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各地与我们在对该菌生物学研究中结果的差异很可能由于病原菌的变异造成。

关 键 词:松林  枯梢病  病原菌  生物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北林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北林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