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花铃期棉花对地下水埋深和高温的响应及排渍指标确定
作者姓名:杨威  朱建强  吴启侠  王曾桢  叶浩  程伦国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1.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2. 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荆州 434025,1.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2. 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荆州 434025,1.长江大学农学院,荆州 434025,3.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荆州 434025,4.湖北省荆州市四湖工程管理局排灌试验站,荆州 434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00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2);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作物学(长江大学)(2013XKJS)
摘    要:为了探究高温胁迫下棉花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排渍指标,2012-2013年利用自动调控地下水位的测坑,在花铃期设置地下水埋深0、30、50 cm(持续受渍10 d),同时进行连续6 d的高温处理,观测棉花主要表观形态特征、生理代谢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0和30 cm降低了棉花株高,增加了主茎复合红绿比,而高温胁迫对二者影响不明显。高温胁迫下,地下水埋深越浅,倒4叶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II潜在光化学转换效率越低,其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模型描述,且地下水埋深80 cm的累计值对二者的影响居首,高温胁迫次之。地下水埋深处理过程中,倒4叶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持续降低,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急剧增加。地下水埋深处于0和30 cm时,高温胁迫加剧了棉花膜脂过氧化反应程度,叶片SOD和POD活性更低,MDA含量更高,但增强了棉花在地下水埋深50 cm的抗逆能力。地下水埋深处理、高温胁迫及其复胁迫主要通过减少单株成铃数、单铃质量使棉花产量降低,而对衣分含量影响普遍不明显。从整体减产程度来看,地下水埋深处理+高温胁迫(33.7%)地下水埋深处理(26.2%)高温胁迫(7.5%)。若以允许棉花产量减少15%~20%为排渍标准,假设在地下水埋深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6 d、每天近6 h的高温天气,则棉花花铃期地下水埋深80 cm的累计值为216.0~321.2 cm·d。研究可为湖北平原湖区及类似地区棉田排水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排水  棉花  土壤水分  地下水位  高温胁迫  棉花花铃期  生理响应  产量
收稿时间:2015-06-08
修稿时间:2015-09-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