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0%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悬浮剂在荔枝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引用本文:李彩霞,高歆越,罗建军.30%吡唑醚菌酯·氰霜唑悬浮剂在荔枝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3(6):44-49.
作者姓名:李彩霞  高歆越  罗建军
作者单位:1.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监测学院;2.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3.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摘    要:通过1年6地的荔枝田间试验,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CCIM)在荔枝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当吡唑醚菌酯添加水平在0.01~1.0 mg/kg时,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3%~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4.5%;当氰霜唑及代谢物CCIM添加水平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在79%~103%和81%~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2.8%。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和CCIM在荔枝全果和果肉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吡唑醚菌酯在广东、广西和海南3地荔枝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9 d, 5.2 d和8.0 d;氰霜唑在广东和广西2地荔枝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6.7 d。于安全间隔期(21 d)时采收的荔枝样品中,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我国相应的MRL值(0.1 mg/kg和0.02 mg/kg)。经膳食风险评估可知,吡唑醚菌酯和氰霜唑的摄入风险概率均<100%,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

关 键 词:吡唑醚菌酯  氰霜唑  荔枝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