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野生秋海棠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综合评价
引用本文:高洋洋,黄莹,黄扬,唐文秀,黄仕训,邓涛.广西野生秋海棠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综合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2023(1):104-114.
作者姓名:高洋洋  黄莹  黄扬  唐文秀  黄仕训  邓涛
作者单位:1.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2.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摘    要:广西境内的秋海棠属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广西野生秋海棠的调查和栽培实验,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60种广西野生秋海棠进行综合评价,为秋海棠的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评价体系由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及开发潜力3个准则层及16个评价因子构成。研究发现:1)伞叶秋海棠等8种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适宜范围广、应用方式多样等特点,综合评级为I级;2)黑峰秋海棠等14种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养护简单等特点,开发潜力较好,但观赏性稍逊一筹,综合评级为II级;3)桂南秋海棠等18种植物具有养护简单、生长势强等特点,开发应用价值一般,综合评级为Ⅲ级;4)大新秋海棠等13种植物在适应性方面较低,在园林推广应用方面不占优势,但可在特定领域展现出自身价值,综合评级为Ⅳ级;5)崇左秋海棠等7种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较低,适应性也较差,可作为种质资源保存在基因库中,综合评级为Ⅴ级。研究建立的野生秋海棠植物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广西乃至全国的野生秋海棠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野生秋海棠  开发应用  评价模型  AHP-熵权法  广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