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汾河上游流域沿程典型水样点水质变化分析
作者姓名:李俊英  李素清  韩锦涛
作者单位:1.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030801,山西太谷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030006,太原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河溪植被缓冲带恢复综合技术引进”(2006-04-15); 山西大学科学科研启动费资助
摘    要: 为研究25年来汾河上游流域的水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太原居民正常供水,以确保该流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汾河上游流域1985—2010年水质资料和5个水样点(汾河头马营、宁化、东寨、河岔、汾河水库)的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据水质评价标准,确定水质类别)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流域沿程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上游水质在2002年前后变化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水质类型普遍升高,大多从Ⅱ、Ⅲ类水上升为Ⅳ类以上水质。宁化到河岔间超Ⅲ类水的比例增大,汾河水库水质类型变化不很明显,基本处于Ⅱ、Ⅲ类水质。这主要是由于上游炼焦、洗煤废水排放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高锰酸盐指数、BOD5和氨氮上升,导致水质类型发生年际变化。2)汾河上游水质污染指标中,高锰酸钾和氨氮沿程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沿程水域中亚硝酸盐过高,水环境不适合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导致水质恶化。3)汾河上游流域水质综合情况是有机污染物浓度和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硬度日趋增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域用水量增加和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严重。整体来看,汾河上游水质在不断恶化,采取各项措施保护汾河上游流域水环境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 键 词:水质类型  年际变化  水质沿程变化  综合评价  汾河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