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混合改良剂钝化修复酸性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效应——基于重金属形态和植物有效性的评价
引用本文:邹富桢,龙新宪,余光伟,黄莉敏,赵仁欣.混合改良剂钝化修复酸性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效应——基于重金属形态和植物有效性的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9):1787-1795.
作者姓名:邹富桢  龙新宪  余光伟  黄莉敏  赵仁欣
作者单位: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335;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30700004)
摘    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由不同剂量的沸石、石灰石、无机磷、有机肥(猪粪或蘑菇渣)组配的混合改良剂对广东省韶关市大宝山周边酸性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4种有机-无机混合改良剂处理后,土壤pH值增加了0.52~1.76个单位,土壤中Pb、Cu、Zn的有效态含量分别比对照土壤降低70.92%~99.29%、69.47%~98.45%、67.22%~99.17%,而且土壤pH值和重金属Pb、Cu、Zn的有效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在对照土壤上,菜心和油麦菜的种子发芽和生长显著受到抑制,植株地上部Pb、Cu、Zn含量均高于食品卫生标准。土壤经混合改良剂处理后,菜心和油麦菜生长健康,株高和地上部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上部Pb、Cu、Zn含量显著降低。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改良后土壤中的Pb、Cu、Zn可交换态含量明显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提高。因此,4种有机-无机混合改良剂通过提高土壤pH值和促进土壤中Pb、Cu、Zn由可交换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换,从而达到钝化修复该酸性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

关 键 词:酸性多金属污染土壤  混合改良剂  植物有效性  沸石  石灰石  磷肥  有机肥
收稿时间:2016/12/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