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
摘    要: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了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旱坡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及合适的氮肥投入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季施氮量达210.9 kg/hm2、麦季施氮量达150.9 kg/hm2,玉米、小麦有减产风险;土壤中残留矿质氮以NO-3-N为主,其残留量、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率(SNASR)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玉米季施氮量在102.2~120.0 kg/hm2,籽粒产量为4067.5~4131.9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6.9~151.3 kg/hm2,小麦季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籽粒产量为1354.6~1395.7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1.1~153.4 kg/hm2,此时玉米、小麦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95.0%~96.5%和95.0%~97.9%。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和环境效应,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坡地玉米季推荐施氮量为102.2~120.0 kg/hm2,麦季推荐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