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不育系高146A不育与早抽穗性状遗传关系分析 |
| |
作者姓名: | 乔慧琴 杜晓芬 杨慧卿 车星星 袁峰 王智兰 张丹丹 田岗 王军 郭二虎 刘永忠 张林义 彭书忠 |
| |
作者单位: | 山西省牧工商总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2015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5年年初预算项目);2014年山西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2014ZYFZ-04);山西省自然(2012011032-1) |
| |
摘 要: | 为了研究杂交组合(高146A×K103)的P1、P2、F1和F2 世代群体对不育系高146A早抽穗性状的遗传特点,本研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且采用χ2测验方法对不育基因与早抽穗控制基因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146A早抽穗性状表现为一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的作用相对较小,其中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起主要作用,另一个主基因的显性和上位性效有较大作用;在F2群体中,雄性不育和早抽穗两性状共有早熟可育、早熟不育、晚熟可育和晚熟不育等四种表型,表型分离比例符合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分配规律(分离比例为39:13:9:3;χ2=3.18 <χ20.05=7.81),这些结果表明控制该雄性不育系高146A的不育和早抽穗性状的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无连锁关系。
|
关 键 词: | 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 土地重估 耕地分等法 茌平县冯官屯镇 |
收稿时间: | 2015-02-26 |
修稿时间: | 2015-09-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