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宁夏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王静 张晓煜 马国飞 张磊 李红英 朱永宁 |
| |
作者单位: | (;1.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02;;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银川 750002)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GYHY201506001);“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GYHY201106029)资助。 |
| |
摘 要: | 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是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作物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夏引黄灌区13个气象台站的气象数据及作物生育期数据,利用FAO推荐的彭曼公式和订正的作物系数,计算了1961—2010年宁夏灌区主要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全生育期及不同发育阶段有效降水量及需水量,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各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灌溉需水量及需水强度。结果表明:1961—2010年宁夏灌区秋粮作物(水稻、玉米)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是夏粮作物(春/冬小麦)的2倍,1961—2010年宁夏灌区水稻、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降低趋势,春小麦、冬小麦为增加趋势。高值区分布在石炭井、灵武和中宁,北部的石嘴山各站为低值区。宁夏灌区作物需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玉米、冬小麦、春小麦,灌溉需水量在不同发育期的分布和需水量的分布相似,北部的石嘴山各站及中宁为高值区。1961—2010年宁夏灌区4种作物全生育期及不同发育阶段需水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所有作物需水强度均在拔节(返青)后开始明显增加,春小麦、冬小麦需水强度开花—乳熟阶段最大,玉米需水强度拔节—开花阶段、开花—乳熟阶段最大,水稻拔节后需水强度一直较大,乳熟—成熟阶段达最大。
|
关 键 词: | 硒 硒 黄瓜 品质 |
收稿时间: | 2015-04-17 |
修稿时间: | 2015-08-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