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区镉污染稻田水稻改制玉米轮作对镉吸收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吴家梅 谢运河 田发祥 官迪 朱坚 陈锦 纪雄辉 |
| |
作者单位: |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125;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长沙 41012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15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2146) |
| |
摘 要: | 为研究低镉(Cd)污染(Cd为0.35 mg·kg~(-1))稻田改制的农产品安全利用技术,通过双季稻区早-晚稻轮作,玉米-玉米轮作、水稻-玉米轮作和玉米-水稻轮作试验,研究不同轮作制度下土壤有效Cd、作物不同器官Cd含量,Cd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轮作制度下,水稻根、茎叶和稻米中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6、1.30 mg·kg~(-1)和0.36 mg·kg~(-1);玉米根、茎叶和籽粒中Cd的含量分别为0.50、0.12 mg·kg~(-1)和0.03 mg·kg~(-1);水稻根系、茎叶和籽粒的富集系数平均分别为11.96、4.27和1.19,玉米的分别为1.73、0.50和0.13;水稻的根系向茎叶和茎叶向籽粒转运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6和0.28,玉米的为0.24和0.20;晚稻籽粒Cd含量高于早稻,秋玉米Cd含量高于春玉米;土壤中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不影响作物对Cd的吸收;种植玉米比同季水稻略有增产。研究表明,在Cd轻度污染地区,晚稻改种玉米能保障粮食作物安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种植制度。
|
关 键 词: | 土壤镉污染 水旱轮作 富集 转运 |
收稿时间: | 2018-05-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