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的毒性
作者姓名:张宁  张传清  朱国念  刘亚慧
作者单位:1.浙江农林大学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C02G2010084).
摘    要:为明确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和三唑类(粉唑醇、腈菌唑、戊唑醇、己唑醇及戊菌唑)杀菌剂对寄生性天敌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的毒性风险,在室内分别采用药膜法和摄入法测定了上述8种杀菌剂对斑痣悬茧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方法对结果有明显影响。在药膜法处理中,肟菌酯表现出最高的触杀毒性,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为1.18d;戊菌唑次之,其LT50值为1.98d;粉唑醇的毒性最低,LT50值长达52.58d。在摄入法处理中,供试杀菌剂的LT50值均大于15d。除粉唑醇药膜处理和己唑醇摄入处理外,其余处理斑痣悬茧蜂的寿命均显著缩短。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关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尤其是肟菌酯和戊菌唑对斑痣悬茧蜂等寄生蜂天敌的安全性。

关 键 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   斑痣悬茧蜂   毒性   致死中时间
收稿时间:2015-10-13
修稿时间:2016-04-0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