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川东地区农民生活水平量化分析
引用本文:陈鹏飞,陆希.抗战时期川东地区农民生活水平量化分析[J].农业考古,2016(4):56-61.
作者姓名:陈鹏飞  陆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抗战时期川东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为研究近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例证。虽然抗战时期大后方粮食价格飞涨,但由于主要的剩余产品掌握在地主手中,所以农民整体农产收入依然不足,需要通过副业补贴收入。川东农民的生活水平以恩格尔系数衡量,消费结构严重失衡,食物消费占绝对优势,主要满足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由于收入的不足,川东地区的农民基本没有存款且普遍依赖借贷度日,农民为生产不得不忍受高昂的利息。生活水平方面,川东农民主要以植物类食物为主,动物类及调味类极为少见,广大川东农民的房屋、衣着等粗劣不堪,卫生水平极其低劣,其消费结构几乎都属于绝对贫困型,农民的普遍贫困也是其农业生产缺少足够资本投入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贫困  川东地区  农民生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