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引用本文:陈慧,薛玉凤,蒙美莲,马志伟,刘智慧,胡俊.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马铃薯,2016(4):226-234.
作者姓名:陈慧  薛玉凤  蒙美莲  马志伟  刘智慧  胡俊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专家专项(nycytx-15,gwzj-20)
摘    要:马铃薯枯萎病在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为明确其病原,2009~2014年对采自内蒙古各地的马铃薯枯萎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 DNA-ITS测序、同源性比对,得知引起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为7,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SA、Bilais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淀粉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三线镰刀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 H为7,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和燕麦粉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茄病镰刀菌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关 键 词:马铃薯枯萎病  镰刀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