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荷电凝并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数量的试验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孟建 刘军恒 孙平 万垚峰 范义 |
| |
作者单位: | 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2.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淄博 255049,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1.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0KJA4700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538);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资助(16KJB470003);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201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49001) |
| |
摘 要: | 针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粒径小、数量浓度高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共轨柴油机排气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荷电凝并试验台,研究了在1 600和2 600 r/min转速下,荷电电压(0、5、10、15、20 k V)对排气颗粒数量浓度分布、质量密度分布、质量中位径、总数量浓度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捕集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极荷电凝并能够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总数量浓度,核模态颗粒(5~50 nm)和小于93.1 nm积聚态颗粒(50~500 nm)数量浓度降低,大于93.1 nm的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略有升高。随着荷电电压的升高,2种转速下(最大扭矩转速1 600 r/min和额定转速2 600 r/min),25%负荷、50%负荷和75%负荷时,45.3~80.6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随荷电电压的升高降幅明显,100%负荷时,8.06~12.4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降幅明显高于45.3~80.6 nm峰值处;颗粒质量浓度峰值向大粒径方向偏移,质量中位径范围由96~101 nm增大至102~110 nm。双极荷电凝并能够提高DPF的捕集效率,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数量和质量排放,50%负荷时,10 k V下的DPF的捕集效率较0 k V提高了9个百分点。该研究可为双极荷电凝并技术的车用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颗粒物 双极荷电 颗粒数量浓度 捕集效率 |
收稿时间: | 2017-01-11 |
修稿时间: | 2017-05-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