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覆盖方式对玉米耕层土壤温、湿度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摘    要: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作区,玉米是赤峰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保持在850万~1000万亩,接近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0%,赤峰地区常年气候干旱,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导致农业用水非常有限,极大地制约着我市粮食作物生产,又因玉米作物需水量大,以大水浇灌、大量施肥实现增产的传统种植方式,导致耕层土壤板结、犁底层变浅、蓄水保墒能力下降、水肥利用效率低的现状日趋严重,为实现玉米抗旱、节水、保墒,还能稳产高产,通过降解膜不同覆盖方式来探寻玉米田抗旱、节水、保墒又能实现产量提升的技术途径,抗旱减灾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易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高产高效广泛复制,经多年田间试验示范和数据积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对旱地玉米单产水平形成突破性提高,从而为赤峰市玉米田间生产实现保水、抗旱、绿色、增效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切实为提升全市粮食产能、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增加粮食种植收益,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