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猕猴桃苗不同生育期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 |
作者姓名: | 任春光 苏文文 潘丽珊 韩振诚 吴迪 李良良 王加国 李苇洁 |
| |
作者单位: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017]1174;贵州省科技厅科研服务企业项目 [2019]4004;贵州省市合作项目52020-2016-s-ks-001 |
| |
摘 要: | 为探究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期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猕猴桃苗3个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运用CANOCO和R语言软件对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RDA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期土壤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猕猴桃苗根系不断生长,土壤p H、速效氮、有效磷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钾则出现先降低后升高;高通量测序共得到1776个真菌OTUs,分属于10门22纲151科157属;方差分析表明各生长时期多样性指数(Shannon)差异显著;序列分析发现,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72.69%)、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18.80%)、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6.68%)、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28%)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1.45%)是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期的优势菌门(丰度大于1%的视为优势菌门);对不同生长时期优势菌门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发现子囊菌门出现先升高后降低...
|
关 键 词: | 猕猴桃 根际群落多样性 土壤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0-06-02 |
修稿时间: | 2020-07-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