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CS-MLR受体模型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
| |
作者姓名: | 霍明珠 高秉博 乔冬云 Sainbuyan Bayarsaikhan 安毅 霍莉莉 |
| |
作者单位: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 300191;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吉林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长春 130021;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蒙古 乌兰巴托 1517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0-cxgc-AY) |
| |
摘 要: | 定性、定量分析湘潭县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源贡献率。以湘潭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统计学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解析了研究区域内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和镍(Ni)8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及源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有Cd含量平均值超出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0.3 mg·kg~(-1),pH≤5.5),且Cd的空间变异性较强,其次是Hg,两者均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综合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学分析,将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归结为3个:工业源主要分布于湘潭县工矿企业密集的东北部,其对Cd、Pb、Zn、Hg具有较大贡献率,分别为65.36%、49.21%、43.43%和22.12%;农业源对As、Hg、Pb具有较大贡献率,分别为59.20%、24.97%和17.82%;自然源对Ni、Cu、Cr具有较大贡献率,分别为86.73%、87.87%和89.67%。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工业活动和自然成土母质影响较大,应重点加强Cd的来源控制,并加强管理和修复治理进度,降低其风险水平。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的结合使用能有效地定性、定量解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与源贡献率。
|
关 键 词: | 重金属 镉 农田土壤 APCS-MLR受体模型 |
收稿时间: | 2020-11-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