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CC排放因子法估算碳足迹的京津冀生态补偿量化 |
| |
作者姓名: | 闫丰 王洋 杜哲 陈影 陈亚恒 |
| |
作者单位: |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保定 071000 |
| |
基金项目: |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YJ06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YJ059);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604120101) |
| |
摘 要: |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量化标准关系着京津冀区域的健康发展。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计算京津冀地区2006-2015年的碳足迹,结果表明:10 a间京津冀地区碳足迹变化趋势分为2个阶段,2006到2013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约为8.5%,2013年之后基本保持不变;考虑森林、草地、农用地的固碳能力的前提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2006-2015年的碳承载力,结果表明:2009年京津冀地区的碳承载力有明显增高,之后基本保持平稳,略有提升;为了对比不同区域内(人口和区域面积)碳赤字对生态的影响,提出了碳赤字敏感度,进而利用碳赤字敏感度构建了生态补偿因子的概念,并据此确定京津冀三区生态补偿的量化标准,结果表明:河北和北京每年都应得到天津支付的一定额度的生态补偿,其中河北2012年应获得补偿最多(161亿元),北京2013年最多(61.5亿元)。研究结果对加快建立完善的京津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有参考意义。
|
关 键 词: | 碳 生态 排放控制 碳承载力 生态补偿量化 京津冀 |
收稿时间: | 2017-09-04 |
修稿时间: | 2018-01-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