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红壤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程鹏 廖超林 肖其亮 彭华 简燕 胥爱平 朱坚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5;湖南省南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南县 4132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18YFD0800501) |
| |
摘 要: |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油菜-玉米轮作模式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坡耕地顺坡垄作(CK)、横坡垄作(T1)、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2)、顺坡垄作+秸秆覆盖(T3)4个处理模式连续2 a对坡耕地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量与氮磷流失总量均呈现出CK>T3>T1>T2,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其中T2处理对控制地表径流及氮磷损失的效果最好,较其他处理分别降低地表径流量、氮和磷流失总量24.46%~74.90%、39.60%~86.37%和36.84%~79.66%;坡耕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不同处理下径流液中全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对减少坡耕地土壤氮、磷素损失效果最好,观测期内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42%和21.98%。研究表明,在南方红壤坡耕地上推广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降低氮磷径流损失风险、提高红壤坡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
关 键 词: | 秸秆覆盖 氮磷流失 横坡垄作 径流 红壤 |
收稿时间: | 2021-11-0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