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养殖粪水长期贮存过程理化特性变化规律
引用本文:丁京涛, 张朋月, 赵立欣, 孟海波, 沈玉君, 刘森泓. 养殖粪水长期贮存过程理化特性变化规律[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4): 220-225.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4.027
作者姓名:丁京涛  张朋月  赵立欣  孟海波  沈玉君  刘森泓
作者单位:1.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北京 100121;2.农业农村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1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项目:畜禽养殖粪水酸化贮存及施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ZZYF0101)
摘    要:目前中国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主要采用自然贮存后还田的形式处理养殖粪水,受场地制约,养殖粪水贮存时间通常仅有1~2个月,之后便直接还田利用,贮存后的粪水理化特性变化尚不清楚,是否适宜直接还田尚需研究。该研究以猪粪水和牛粪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粪水在长期贮存中粪大肠菌群、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ance,EC)以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变化,分析粪水最佳贮存期及还田利用方式,以期为粪水资源化及安全还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粪水经自然贮存6个月,铵态氮损失达68%以上,不仅引起环境污染,且降低了养分;贮存后粪水基本可达到无害化要求,但pH值、EC值以及COD浓度仍然偏高,还田前应制定合理的粪水资源化利用方案;固液分离可以有效降低粪水中的COD浓度和EC值,促进粪水无害化进程。该研究为中国畜禽养殖粪水资源化用探索了新的技术路径。

关 键 词:  贮存  化学需氧量  全盐量  粪大肠菌群数
收稿时间:2020-03-19
修稿时间:2020-05-1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