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品种与栽培模式对黄土旱塬土壤水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磊 樊廷录 李尚中 党翼 赵刚 张建军 |
| |
作者单位: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0B04-4,2012BAD09B03,2015BAD22B02-02)、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6)、农业部创新团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学科团队 |
| |
摘 要: | 以平展型传统品种酒单4号和紧凑型高产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半膜平覆(HM)、全膜双垄沟(DFM)两种覆膜方式和4.5万、9.0万株/hm~2两种种植密度,研究黄土旱塬区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类型春玉米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不同栽培模式互作效应对春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春玉米生育关键期降水对各处理收获土壤水分影响明显,降水不能满足春玉米生长发育需要时,春玉米会对60 cm土层以下水分产生透支性消耗,遇到连续干旱年份,则会导致春玉米60~160 cm主要根区土壤含水量降低。在相同覆膜及品种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显著增加;相同密度及品种条件下,DFM覆膜产量优于HM覆膜;相同密度及覆膜方式下,紧凑型高产品种产量较平展型传统品种显著增加。DFM覆膜和紧凑型高产品种在9.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有较高产量。
|
关 键 词: | 春玉米 全膜双垄沟 覆膜方式 |
收稿时间: | 2016-07-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