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渭北旱塬不同水肥优化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姓名:贾亮  翟丙年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2.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山东临沭 276700)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Z111021005);国家支撑计划(2008BADA4B09);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资金(鲁科字[2015]131号)。
摘    要:水分不足和养分亏缺是限制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有限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灌溉处理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渭北旱塬冬小麦高产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与拔节期追氮补灌相结合的优化模式3与传统施氮灌溉及其他优化处理相比,小麦产量最高,达4 500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较传统施氮处理分别提高21.9%和13.7%。优化水氮管理中,增加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增加,但水氮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而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总体看,优化水氮处理与传统施氮灌溉管理相比,在高产稳产前提下,能大幅降低灌水量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因此,在渭北旱塬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优化施氮补灌、秸秆覆盖及配施有机肥相结合的优化水氮栽培管理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 键 词:冬小麦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