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的动态变化:以福建省为例
引用本文:武金翠,周军,张宇,余晓燕,石雷,漆良华.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的动态变化:以福建省为例[J].林业科学,2020,56(4).
作者姓名:武金翠  周军  张宇  余晓燕  石雷  漆良华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际竹藤中心 北京 100102;北京水务咨询公司 北京 100048;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沧源 677400
基金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林业软科学研究;苏州园林生态文化价值评价研究
摘    要:【目的】开展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核算并探讨其动态变化,以掌握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价值、科学评价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碳计量和碳贸易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福建省毛竹林生长量、实测生物量和问卷调查等数据,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植被指数(EVI)建立生物量异速生长和反演模型,开展福建毛竹林(包括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土壤和已收获竹笋4个组分)固碳增汇价值核算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2001—2014年,福建省毛竹林每期(2年为1期)固碳增汇价值平均为5. 53亿元,研究期内固碳总价值为38. 71亿元;竹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土壤和已收获竹笋)的固碳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林分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已收获竹笋和土壤的固碳增汇价值贡献比分别为73. 78%、16. 11%、13. 56%和3. 65%; 2001—2014年,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以每期每公顷157. 69元的速率增加;研究末期和初期相比,面积占比31. 26%的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降低,每公顷平均降幅256. 76元;面积占比68. 74%的毛竹林固增汇价值增加,每公顷平均增幅640. 80元。【结论】2001—2014年,福建省毛竹林表现为一个不断增加的碳汇;与地上活立竹、已收获竹笋和土壤相比,择伐竹的固碳增汇价值贡献最大,择伐是毛竹林不可或缺的经营管理措施。

关 键 词:生物量  碳储量  生态系统服务  反演模型  武夷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