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作者姓名:武晓东  阿娟  付和平
作者单位: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8;2. 内蒙古农业大学基础部, 呼和浩特, 01001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980202)资助作者介绍:武晓东(1959 ),男,在读博士研究生,教授,从事草原野生动物及啮齿动物生态和治理的研究
摘    要: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样地种多度(捕获率)聚类方法,并结合生境中地带性植被类型的综合特征,该荒漠区啮齿动物可划分为6个地带性群落。Ⅰ.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群落。Ⅱ.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群落。Ⅲ.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群落。Ⅳ.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群落。Ⅴ.长耳跳鼠(Euchoreutes naso)+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群落。Ⅵ.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群落。其中群落Ⅲ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557;群落I与群落IV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5147;群落Ⅲ具有代表性。该荒漠区啮齿类数量与生境中的土壤水分、土壤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建群植物种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生境的海拔高度相关性极低。

关 键 词:动物生态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阿拉善荒漠区  
文章编号:1007-0435(2003)04-0312-05
收稿时间:2002-12-31
修稿时间:2002-12-3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