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稻田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冯国禄,杨仁斌.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稻田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5).
作者姓名:冯国禄  杨仁斌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水专项项目
摘    要:通过微区模拟稻田试验,分析了免耕、浅耕和深耕3种耕作模式下滞水时间不同的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总氮、总磷流失潜能,研究了稻田夏季施肥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氮磷的减排效能.结果表明:(1)深耕有利于土壤固肥作用的发挥,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浅耕和深耕土壤中微生物环境利于硝化反应,不易被土壤吸附的NO-3-N得以迅速向田面水中释放.免耕和深耕处理的田面水中TP和DP浓度在第1~5 d内浓度较高,3个耕作处理的滞排水中TP和DP在耕作处理5 d后均处于较低的浓度水平.(2)不同耕作模式滞水5 d后TN的绝对流失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N流失59.55%~65.68%、70.15%~88.20%和65.23%~77.26%.深耕处理的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N的流失潜能相对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相对流失形态与潜能以TN为主.(3)免耕处理田面水中TP的绝对流失量最大,浅耕处理田面水中TP绝对流失量最少.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再排水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P流失54.70%~67.78%、62.99%~85.09%和52.45%~87.99%.浅耕处理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P的相对流失潜能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田面水中磷素的相对流失形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田面水中磷素流失形态随时间变化呈现出 TP与DP交替变化的现象.总之,从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绝对流失量出发,夏季浅耕不失为最佳清洁耕作模式;同时在滞水5 d后排水,能有效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流失量,减少稻出排水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关 键 词:耕作模式  滞水      稻田

Effect of Tillage Models and Water Logging Time on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Paddy Field
FENG Guo-lu,YANG Ren-bin.Effect of Tillage Models and Water Logging Time on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Paddy Field[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J. Agro-Environ. Sci.),2011,30(5).
Authors:FENG Guo-lu  YANG Ren-b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