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岷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恢复技术模式植物多样性特征
引用本文:张利,徐舟,单凤娇,肖玖金,刘建霞,李旭华,刘千里.岷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恢复技术模式植物多样性特征[J].四川林业科技,2022(5):34-40.
作者姓名:张利  徐舟  单凤娇  肖玖金  刘建霞  李旭华  刘千里
作者单位:1. 阿坝州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4.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0457);;四川省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资助项目(JGYQ2018032);;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NSFSC0084);
摘    要:为探索适宜干旱河谷区的植被恢复,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鱼鳞坑整地和水平阶整地两种整地类型,并对每种整地类型进行了不同的覆盖处理及施肥类型,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植被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平阶整地总体上较鱼鳞坑整地更有利于植物物种数的增加;不同恢复措施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对照相比,不同恢复措施总体上降低了灌木物种多样性,提高了草本物种多样性,这可能与恢复时间较短及生活型不同有关;由于恢复时间较短,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植物群落均处于不稳定性状态。总体而言,水平阶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石块优于地膜和遮阳网,配方肥优于有机肥,水平阶+石块+配方肥植被恢复措施更有利于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提升,是该区域较优的恢复方式。

关 键 词:干旱河谷  植被恢复措施  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