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提高小麦粒重途径的探讨
引用本文:朱云凯.提高小麦粒重途径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1989(3):44-47.
作者姓名:朱云凯
作者单位:五河县农牧业局
摘    要:<正>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的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要素构成的。在当前生产上,大多重视前两个因素,忽视粒重这个重要因素,因而影响产量的提高。事实上,不同年份、不同地块的小麦,粒重波动甚大。如博爱74—22小麦的千粒重,常有35—42克的变幅,也就是说,在亩产250公斤的生产水平,千粒重变动1克,产量增减7.5—10公斤。即使同一年份,亩穗数和粒数差异不大的同一品种的麦田,虽然粗看长相一致,但实际产量确有悬殊,这是粒重在起控制作用。由此可见,在谋取较理想的穗数和粒数的基础上,设法提高粒重,对挖潜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特将在五河县的试验和调查,参考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提高小麦粒重问题作初步探讨。

关 键 词:小麦  粒重  生理学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