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庞汉青,商潇予,魏晔,黄玙璠,秦娟,王晓红,丁文书,刘量.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2(6):94-104.
作者姓名:庞汉青  商潇予  魏晔  黄玙璠  秦娟  王晓红  丁文书  刘量
作者单位:1. 扬州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 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KJB360018);;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X20220747);
摘    要: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关键作用机制。基于文献检索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新生化颗粒的主要效应成分;通过PharmMapper、TTD和DrugBank等数据库挖掘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活血化瘀相关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和拓扑学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化颗粒含有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水苏碱等55个活性成分,其调节活血化瘀的关键靶点包括TNF-α、IL1β和MAPK1等。核心通路主要为HIF-1α信号通路、TNF-α信号通路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综上,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水苏碱等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TNF-α、IL1β和MAPK1等靶点,激活或抑制HIF-1α、TNF-α和雌激素等相关信号通路而发挥活血化瘀作用。该研究阐释了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深度研究和二次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新生化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