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地膜残留及典型覆膜作物残膜系数 |
| |
作者姓名: | 张丹 胡万里 刘宏斌 杜连凤 徐钰 成振华 孙世友 王洪媛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05;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97;4.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济南,250100;5. 天津市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站,天津,300061;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石家庄,05005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4) |
| |
摘 要: | 为阐明华北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及当年地膜残留系数,2008-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样方检测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2011-2014年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强度分布范围为0.2~82.2 kg/hm2,其平均值为26.8 kg/hm2。区域内不同作物和不同省份间地膜残留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生和棉花地膜残留强度较高,分别为32.0和31.8 kg/hm2;华北地区所有省份中,河北省农田地膜残留强度最高,为36.8 kg/hm2。2011年,华北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总量为14.8万t,其中地膜残留总量居前3位的作物是蔬菜(5.5万t)、棉花(3.9万t)、花生(3.0万t),占残膜总量的83.8%。3 a的地膜残留系数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和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9.7%和14.3%,如果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使用模式,预计到2021年,花生地和棉田的地膜残留强度将会达到69.1和70.4 kg/hm2,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研究可为华北地区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地膜 土壤 作物 华北地区 地膜残留系数 |
收稿时间: | 2015-09-10 |
修稿时间: | 2015-11-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