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草地建植过程中青海扁茎早熟禾根系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伍磊  周青平  刘文辉  颜红波  雷生春  梁国玲  贾志峰
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3;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公益性行业专项青海牧区优质高效饲草生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摘    要:通过研究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Gaud.cv.Qinghai)地下生物量6年来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根茎植物种内竞争,并为青海扁茎早熟禾在物种适应特征、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的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为"T"型,以0~5 cm层地下生物量最高,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地下生物量在第2年为单峰季节变化,毛根地下生物量、根茎地下生物量、根颈地下生物量和总地下生物量均以第2年增长最快,第4年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降低。根系变化可分为4个时期:第1年为调整期,第2年和第3年为对数期,第4年和第5年均为稳定期,第6年之后为衰亡期。第4年的根生物量、根密度、根比面积和根比表面积均大于第6年,说明第6年根系已经有逐渐衰老的趋势。地下生物量时序变化最符合S曲线模型,其表达式为:y=e7.355-1.939/t;地下生物量垂直变化最符合逆变换曲线,表达式为:y=-92.167+2773/x。

关 键 词:青海扁茎早熟禾  根系  时空分布  种群  发展策略
收稿时间:2010-12-3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