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垂直结构综合特征
引用本文:玉宝,张秋良,王立明.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垂直结构综合特征[J].林业科学,2015,51(1).
作者姓名:玉宝  张秋良  王立明
作者单位:1.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102600
2.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呼和浩特010019
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指挥学院 北京102202
摘    要:目的]分析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的垂直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演替趋势和优化林分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伐利用后形成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0块标准地数据,采用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将兴安落叶松过伐林林分垂直层次划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分析各层高度、径级分布、树种组成、蓄积量和水平格局特点垂直结构各层次特点均基于a(截止系数)取值0.5,量化分析各林层的结果].结果]1)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平均高度分别为11.2,6.8和2.8m,各层次高度间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2)随着林分垂直层次增高,其径级分布由反J型向左偏单峰型转变,最终呈无规则单峰型形状.主林层径级分布呈无规则的单峰型,峰值在8~16径级处,以12和14径级为多数;演替层径级分布呈左偏单峰型,峰值主要在8径级处;更新层径级分布呈反J型,峰值在2径级处.3)各层树种组成差异较大.主林层对整个林分树种组成起关键作用,二者组成成数非常接近,也直接影响更新层的树种组成;演替层树种组成揭示,未来林分演替趋势将出现落叶松成数增多、白桦成数逐渐增多和树种组成相对稳定3种可能性.4)随着林分层次增高,其蓄积量增大,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的平均比例分别达67.3%,28.6%和4.1%.5)各层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与林分整体分布格局并非完全一致.随着林层的下降,其聚集系数逐渐增大,聚集化程度明显增加.6)各层次对林分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随林龄增长,更新层株数减少,向演替层转移,演替层分布径级变大,逐渐接近主林层径级分布.结论]要通过优化结构、调控林分演替可持续地经营复层异龄林,须从林分各层人手控制各树种径级株数比例、合理高度,并持续地确保有更新层的存在.林分垂直结构是林分某个特定阶段的结构特征,随着林龄增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垂直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如何动态表述林分垂直结构特征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在林分中,不同树种达到不同林层高度以及形成现有垂直层次结构时所需要的时间等方面也需深入研究.

关 键 词:兴安落叶松  过伐林  复层异龄林  垂直结构  演替趋势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Middle Young Over Cutting Forest of Larix gmelinii
Yu Bao,Zhang Qiuliang,Wang Liming.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Middle Young Over Cutting Forest of Larix gmelinii[J].Scientia Silvae Sinicae,2015,51(1).
Authors:Yu Bao  Zhang Qiuliang  Wang Liming
Abstract:
Keywords:Larix gmelinii  over cutting forest  multi storied uneven-aged stand  vertical structure  succession trend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