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BAL模型的农牧交错区蒸散演变及生态需水规律 |
| |
作者姓名: | 马龙龙 杜灵通 宫菲 丹杨 王乐 郑琪琪 孟晨 |
| |
作者单位: | 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农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 银川 75002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荒漠草原多时空尺度蒸散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4166100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XAB2017AW01);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生态学)项目(NXYLXK2017B06) |
| |
摘 要: | [目的]对典型农牧交错区的蒸散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系统需水规律进行研究,为区域生态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选择2000—2017年的4期Landsat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等辅助数据,利用SEBAL模型反演该县不同时期秋季初的日蒸散,结合同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秋季初的日蒸散量由2000年的0.89 mm/d增加到了2017年的1.71 mm/d,增幅为92.1%,增强趋势显著。②日蒸散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尤以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蒸散最高;近17 a蒸散的年增幅也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但不同时段的年增幅空间格局存在较大差异。③不同地类的蒸散存在差异,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平均蒸散量分别为1.42,1.33,1.27 mm/d,但蒸散量年增幅最大的是草地。④近17 a盐池县生态需水总量和各地类的生态需水量都在增加,各地类生态需水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草地、耕地和林地,但单位生态需水量最高的是耕地,最小的是草地;近17 a耕地和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在下降,而草地生态需水量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在盐池县大力实行生态治理工程的背景下,区域蒸散显著增强,植被生态系统的需水量明显增加,不同地类的蒸散和需水结构也发生变化。
|
关 键 词: | 蒸散 SEBAL模型 生态系统需水 农牧交错区 盐池县 |
收稿时间: | 2019-02-27 |
修稿时间: | 2019-03-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