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赖月婷  吴如林  龚开晟  谢蓉蓉  李家兵  陈文光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 350007;2.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农学院, 巴吞鲁日 708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41906);福建省科技厅JK类项目(JK2017011);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类)省级项目(201810394065)
摘    要:为探究湿地植被、理化性质等对沉积物磷的各赋存形态的影响,评价闽江口湿地污染程度和潜在环境风险。2017年在闽江河口湿地由陆向海选取4个采样点,用SMT法提取各形态磷,测定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沉积物各形态磷变化规律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为0.176~0.369mg/g,约占总磷的32.03%;而无机磷含量为0.308~0.666mg/g,占总磷66.49%;总磷含量为0.491~0.998mg/g,其污染指数为0.819~1.618,总体上为轻度污染。各形态磷在不同植被类型沉积物中含量分布不同,其中沉积物有机磷含量芦苇最高,扁穗莎草最低;无机磷中的钙磷含量则是互花米草最少,短叶茳芏和扁穗莎草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铁铝磷含量是互花米草远高于其他植物;因总磷受无机磷影响较大,以致无机磷含量与总磷含量分布相似,均是扁穗莎草最高,芦苇最低。沉积物中钙磷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现象可能由植被类型与生长阶段、理化性质、陆源物质、水文环境、凋落物、人类生产活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

关 键 词:闽江口  湿地  沉积物  各形态磷  风险评价
收稿时间:2018-08-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