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盐渍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会 何伟 段福建 胡国庆 娄燕宏 宋付朋 诸葛玉平 |
| |
作者单位: |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BD012,ZR2016DQ05);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7CXGC03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2702,2016M602169) |
| |
摘 要: |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盐渍化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和3 a连续秸秆还田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各级团聚体C、N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重度盐渍土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土壤盐分含量与0.25~2mm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分配比例、0.053~0.25 mm团聚体中全氮的分配比例成显著负相关。秸秆还田使轻度盐渍土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0.25 mm团聚体所占比例(R0.25)分别增加47.6%、39.7%和54.0%,使中度盐渍土MWD、GMD和R0.25分别增加31.0%、31.9%和31.4%;各粒级中秸秆还田使轻度盐渍土0.053~0.25 mm粒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加最多,增加比例分别为29.1%和28.8%,该粒级中C、N分配比例也显著提高;秸秆还田使中度盐渍土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分配比例提高最多,比例分别为56.1%和58.7%。秸秆还田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均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盐渍土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C、N分布的影响明显不同。
|
关 键 词: | 土壤 有机碳 团聚体 秸秆 全氮 盐化潮土 |
收稿时间: | 2018-07-21 |
修稿时间: | 2019-02-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