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专家系统在双季稻中的应用和评价 |
| |
作者姓名: | 柳开楼 李大明 胡志华 胡惠文 余喜初 杨富强 叶会财 杨旭初 徐小林 黄庆海 |
| |
作者单位: |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肥料养分推荐方法与限量标准”,研(2016YFD020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推荐施肥技术就显得十分新”重点专项(2016YFD03009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迫切。项(201503122)。 |
| |
摘 要: | 为合理评估养分专家(NE)系统在双季稻区的化肥减施效果,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进贤县开展了3年6季的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T)处理下水稻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化肥施用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变化。结果表明:1)NE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早、晚稻的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量(除了2014年)。2015和2016年,NE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比FP处理增加了15.17%~32.74%和14.33%~19.25%;早、晚稻氮素吸收量分别比FP处理增加了25.16%~33.21%和22.09%~26.82%,磷素吸收量增加了27.45%~29.57%和27.02%~38.60%,钾素吸收量增加了16.59%~22.34%和14.24%~16.21%。2)与FP处理相比,3年间NE处理的早、晚稻季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4.86%~29.15%和28.15%~34.43%,磷肥的降幅分别为15.97%~37.05%和31.72%~44.75%,钾肥的降幅分别为60.35%~66.22%和72.29%~74.02%。3)与FP处理相比,3年间NE处理的早、晚稻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3.26%~83.41%和48.77%~81.86%,磷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57.97%~76.31%和66.24%~115.83%,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13.25%~156.13%和160.88%~206.00%。因此,NE系统可以在双季稻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标。
|
关 键 词: | 养分专家系统 双季稻 化肥减施增效 偏生产力 |
收稿时间: | 2018-05-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