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农地草地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沿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耿韧  张光辉  洪大林  李振炜
作者单位: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9;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9;,3.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 410125;
基金项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918005);“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黄土丘陵沟壑区坡体-植被系统稳定性及生态灾害阻控技术”(2017YFC0504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退耕驱动近地表特性变化对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41530858)
摘    要:团聚体稳定性是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与坡面水文过程及侵蚀过程密切相关,为探明黄土高原团聚体稳定性(aggregatestability,MWD)沿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论文在黄土高原沿降水梯度布设了7个采样点,测定每个采样点农地、草地和林地的MWD。结果表明,农地MWD沿降水梯度自南向北呈逐渐减小趋势;草地和林地MWD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且无显著差异(P=0.233),最南端宜君的MWD小于稍北富县的MWD,之后向北大体呈减小趋势。农地、草地和林地MWD空间变化特征除受土壤有机质、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影响以外,农地的MWD与土壤机械组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而草地和林地的MWD与根系质量密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37)。非线性回归表明,农地MWD可以用土壤中值粒径和年均降水量模拟,而草地和林地MWD可用土壤有机质、根系质量密度和年均温模拟。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文及侵蚀过程的区域变化规律具有理论意义。

关 键 词:土壤  土地利用  侵蚀  黄土高原  团聚体稳定性  降水梯度
收稿时间:2018-07-06
修稿时间:2018-12-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