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流域表层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彭博 刘鹏 王妍 张叶飞 杨波 |
| |
作者单位: | 1.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 石漠化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60139,31760245) |
| |
摘 要: | 目的 普者黑流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岩溶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其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对该区域湖泊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了流域内表层水及沉积物中6类重金属:砷(As)、铬(Cr)、铜(Cu)、锌(Zn)、锰(Mn)和镍(Ni)水平,并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及源头追溯。 结果 ①普者黑流域表层水中重金属质量浓度远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限值。②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均高于其对应的背景值(Cr除外)。③沉淀物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n、Zn、Cu、Cr、Ni、As,分别是各自背景值的1.68、1.33、3.33、0.96、1.01和1.59倍。其中Cr污染程度最低,有96.6%的采样点为清洁水平;As偏中度污染,是Mn的1.8倍;Mn的清洁水平和轻度污染相当。④单项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s、Cu、Ni、Cr、Mn、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小于40,风险较低。 结论 As和Cu是普者黑流域污染范围最大、程度最高的2类重金属,Cr、Ni和Zn大多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发现:平均生态风险指数为31.7,As和Cu贡献率最大,所有重金属均处于低生态风险;从空间分布来看,流域下段国家湿地公园及3条入湖河流是各类重金属主要汇集区域。图6表7参40
|
关 键 词: | 普者黑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
收稿时间: | 2020-08-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