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度对山地农村沟渠底泥营养盐动态迁移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龚云辉 刘云根 杨思林 王妍 王玉莹 杜鹏睿 |
| |
作者单位: | 1.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61098,21767027);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FG001-04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9Y0131) |
| |
摘 要: | 目的 酸碱度是影响沟渠底泥营养盐迁移释放的关键性因子。探究不同pH条件下山地农村沟渠底泥营养盐释放迁移的动态变化,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集滇池流域典型山地农村沟渠底泥,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未灭菌与灭菌处理下不同pH (5.5、7.5、9.5、11.5)条件的底泥、上覆水中营养盐含量,估算底泥-水界面营养盐释放通量。 结果 底泥中总氮质量分数随着pH升高而减少,未灭菌组强碱性(pH 11.5)和酸性(pH 5.5)条件下总氮释放通量分别是对照(pH 7.5)的8和4倍,灭菌组均为对照的2倍。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质量浓度和释放通量随pH升高而增加,未灭菌组强碱性(pH 11.5)和弱碱性(pH 9.5)条件下溶解性总磷释放通量分别是对照的12和4倍,灭菌组分别是对照的30和15倍;未灭菌组溶解性总磷释放通量高于灭菌组。冗余分析表明:酸性条件促进底泥中钙结合态磷(Ca-P)的释放,碱性(pH≥9.5)条件促进总氮、总磷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的释放,中性(pH 7.5)条件对底泥中氮/磷释放影响较小。 结论 碱性(pH≥9.5)和酸性显著促进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磷营养盐释放,中性条件下释放量最小。底泥灭菌处理降低了不同pH下的微生物活性,阻碍山地农村沟渠底泥中氮磷向上覆水体迁移释放。图6表1参36
|
关 键 词: | pH 山地农村沟渠 底泥 营养盐 动态迁移 |
收稿时间: | 2020-11-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