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原始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砷(Ⅴ)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戴志楠 温尔刚 陈翰博 杨兴 陈俊辉 郭佳 王海龙 |
| |
作者单位: | 1.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3.沈阳农业大学 农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4.诚邦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76027);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920001000083)。 |
| |
摘 要: | 目的 考察生物质炭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砷[As(Ⅴ)]的影响。 方法 以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修剪枝为原料在650 ℃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并通过氯化铁(FeCl3)溶液浸渍、热解,将其进一步制备成铁改性生物质炭,对比考察改性后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不同As (Ⅴ)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施炭土壤吸附As (Ⅴ)效果和规律的影响,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特征和吸附动力学特征,探明吸附机制。 结果 铁改性生物质炭较原始生物质炭pH、比表面积及官能团数量降低,但灰分质量分数和电导率有所增加;Langmuir模型能较好拟合施炭土壤对As(Ⅴ)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以单分子层为主。当As (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大于25 mg·L?1后,铁改性生物质炭对As (Ⅴ)的吸附量大于原始生物质炭,且最大吸附量为0.36 mg·g?1。原始生物质炭和铁改性生物质炭对As (Ⅴ)的动力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在4 h前后分别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在24 h左右趋于平衡,且铁改性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的饱和吸附量比原始生物质炭处理高11%。 结论 施用2种生物质炭均能提高土壤对As (Ⅴ)的吸附效果,且铁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效果优于原始生物质炭。因此,施用铁改性生物质炭可以加强土壤对As (Ⅴ)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As生物有效性。图6表3参39
|
关 键 词: | 铁改性生物质炭 园林废弃物 吸附 砷(Ⅴ) 污染土壤 |
收稿时间: | 2020-06-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