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对菌藻共生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朱林, 车轩, 刘兴国, 刘一萌, 刘晃, 陈晓龙. 光照强度对菌藻共生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1): 241-247.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1.028 |
| |
作者姓名: | 朱林 车轩 刘兴国 刘一萌 刘晃 陈晓龙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上海 20009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 |
| |
基金项目: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虾蟹体系(CARS-48);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构建池塘养殖小区绿色生产技术及模式研究(沪农科创字(2018)第2-12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YJS005) |
| |
摘 要: | 为了探索3种不同光照强度对菌藻共生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设计在淡水养殖池塘水质条件下,开展3种不同光照强度水平(CK组0,T1组4 750 lx,T2组7 580 lx)对菌藻共生生物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菌藻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发育对不同的微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响应,T1处理和T2处理的Alpha多样性指数,包括获得的OTUs数量(Number of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498.5±7.16、517.2±10.36)、Chao1指数(Chao1 index)(648.7±35.64、672.8±30.69)和Shannon指数(Shannon index)(4.68±0.01、4.85±0.03)显著高于CK处理(406.6±8.18,521.5±18.62,3.53±0.02),CK组菌藻生物膜的细菌群落在总体数量上处于弱势,显著低于T1和T2处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菌藻生物膜的优势细菌类群所占百分比的次序发生了改变;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3个处理中均为优势菌种,但丰度有显著差异。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在CK组和T1处理的属水平相对丰度为2.72%±0.93%和2.57%±0.46%,显著高于T2组;红杆菌属(Rhodobacter)相对丰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T1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平均值显著高于CK组及T2组,菌藻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发育对不同的光照强度有不同的响应,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菌藻生物膜的优势细菌类群所占百分比的次序发生改变;T1组拥有较高的硝化和反硝化能力,CK组在降解多种有机物的能力方面较强。
|
关 键 词: | 膜 光照 菌 菌藻共生生物膜 水污染控制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
收稿时间: | 2020-03-02 |
修稿时间: | 2020-05-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