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检测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丁霖,彭城,殷海军,陈笑芸,徐俊锋,李玥莹.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检测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2):274-280.
作者姓名:丁霖  彭城  殷海军  陈笑芸  徐俊锋  李玥莹
作者单位:1.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3.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技术。目前,该技术主要包括锌指蛋白系统、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系统和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序列特异性核酸酶特异切割DNA靶位点,产生DNA双链断裂,诱导DNA的损伤修复机制,从而实现对指定基因组的定向编辑。本文概述了3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阐述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和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基于CRISPR技术的DNA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其次,阐述了对CRISPR等基因编辑产品筛选和检测鉴定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筛选方法的检测周期、灵敏性、人工成本等。最后,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技术  检测鉴定  
收稿时间:2018-12-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