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粗柄独尾草不同部位种子特性对不同生境的响应
引用本文:王文洁,王丹丹,段呈,张霞,王绍明.粗柄独尾草不同部位种子特性对不同生境的响应[J].种子,2016(9):15-19.
作者姓名:王文洁  王丹丹  段呈  张霞  王绍明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基金项目:兵团科技攻关项目(2015 AD 023),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300406)
摘    要:以新疆准噶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划分不同破碎化程度斑块(强、中、弱),并根据植株花序轴高度将其分为长度相等的上部、中部和下部3个部位,研究不同斑块之间植株不同部位粗柄独尾草种子大小以及萌发特性.结果显示:1)随着生境破碎化程度的逐渐加强,各部位的种翅宽没有显著变化,而种子千粒重及种子长和宽均呈减小趋势;2)种子数量在整个植株、植株上部和中部均随着生境破碎的增强显著降低,而植株下部的种子数量在各斑块之间差异不显著;3)生境破碎化弱的植株不同部位种子萌发率均最高,破碎化中的植株上部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破碎化强的,而在植株下部萌发率与之相反.生境破碎化对植物有较大影响,为适应变化生境破碎化和最大程度地繁衍后代,植株不同部位的种子特性会产生相应变化.

关 键 词:生境破碎  粗柄独尾草  不同部位  萌发率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eed Characteristics in Response to the Different Habitats Fragmentation of Eremurus inderiensis
Abstract:
Keywords:habitat fragmentation  Eremurus inderiensis  different position  seed germination rat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