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持久抗条锈性品种里勃留拉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李强 井金学 王保通 周祥椿 杜久元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李强,井金学,王保通),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 兰州730020(周祥椿,杜久元) |
|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 |
摘 要: |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由于条锈菌高度变异性和抗源单一化,品种抗病性很容易被病菌新毒性小种克服,一般3~5年便会“丧失”原有的抗病性。因此,研究和利用持久抗病性材料对于解决品种抗性丧失问题以及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小麦品种里勃留拉自1974年引进以来在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种植达30余年之久,最大种植面积34000hm2。虽然历经10余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考验,抗病性依然十分稳定[1]。目前关于其抗病性遗传机制的报道多…
|
关 键 词: | 小麦条锈病 抗病品种 抗性遗传 抗条锈性 品种抗病性 可持续控制 持久抗病性 环境安全 |
收稿时间: | 2006-08-02 |
修稿时间: | 2006-08-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