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西走廊一次强沙尘暴动力机制分析
引用本文:狄潇泓,刘新伟,沙宏娥,肖玮.河西走廊一次强沙尘暴动力机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8):145-151.
作者姓名:狄潇泓  刘新伟  沙宏娥  肖玮
作者单位: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730020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14-072)资助.
摘    要:2011年甘肃省沙尘暴次数较常年明显偏少,但在4月28日河西走廊出现了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暴过程,值得关注的是,甘肃省沙尘暴第一高发地民勤却仅出现扬沙。文中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及T639数值预报初始场资料,对这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气温偏高、降水稀少是大风、沙尘天气出现的气候背景;500hPa斜压槽强烈发展,带动地面冷高压前部锋面气旋强烈发展是引发沙尘暴的动力条件;200hPa高空急流位置及其调整与沙尘暴天气有直接关系;三小时变压中心的移动方向指示了沙尘暴的移动发展方向。通过对Q矢量散度和螺旋度的诊断,发现:冷锋后Q矢量散度>0,冷空气强烈下沉,将高空动量下传到地面,锋前Q矢量散度<0,对应上升运动,使地面锋面后部出现强烈西北大风,造成沙尘暴。沙尘暴一般出现在螺旋度零线附近等值线密集处,螺旋度负中心强度与沙尘暴强度正相关。另外,通过中尺度资料的分析,能更精准的确定沙尘暴落区,提高短时临近预警的准确率。

关 键 词:河西走廊  沙尘暴  诊断分析  斜压槽  高空急流

Dynamic mechanism of a severe sandstorm occurred in the Hexi Corrido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