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基础:Ⅰ.恢复基因及其遗传效应
引用本文:王学德,张天真.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基础:Ⅰ.恢复基因及其遗传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5):32-40.
作者姓名:王学德  张天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
摘    要: 我国7个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2个独立遗传的恢复基因控制。笔者建议把它们定名为Rf#-1和Rf#-2;Rf#-1为完全显性,Rf#-2为部分显性;Rf#-1的恢复效应大于Rf#-2。不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可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2-)]、SRf#-(1-) rf#-2rf#-2]和S(rf#-1rf#-1Rf#-2Rf#-2)。经育性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可将7个不育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湘远4-A、中12A和显无A,在2个育性恢复基因位点上与引自美国的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的2个育性恢复基因Rf#-1和Rf#-2等位且性质相同;第二类是104-7A、NM-1A、NM-2A和NM-3A不育系,在rf#-1位点上有一个复等位基因rf#+m#-1,杂合等位基因rf#-1rf#+m#-1的不育效应大于纯合态rf#-1rf#-1或rf#+m#-1rf#+m#-1的效应,即rf#-1rf#+m#-1对Rf#-(2-)起隐性上位作用,从而使等位性测验群体中的不育株比例有所上升。

关 键 词:棉花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遗传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