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高粱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调控效应 |
| |
作者姓名: | 张瑞栋 张壮 岳忠孝 李佳衡 陈小飞 徐晓雪 邢艺凡 姜冰 周宇飞 黄瑞冬 |
| |
作者单位: |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汾阳 032200,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汾阳 032200,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1086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6-135-A17)资助 |
| |
摘 要: | 为了确定高粱的适宜播期,实现优质高效生产,2013—2014年以高粱品种‘辽杂11’和‘沈杂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月30日(T1)、5月14日(T2)和5月28日(T3)3个播期,测定两个高粱品种产量及籽粒中的粗蛋白、单宁、粗脂肪、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 RVA)对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并对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分析气象要素对高粱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可以显著提高‘沈杂5号’的产量,而对‘辽杂11’产量无显著影响。播期推迟高粱籽粒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高粱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膨胀率也均呈增加趋势。‘辽杂11’ T3处理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分别比T1和T2高11.86%~12.81%和6.83%~8.44%,‘沈杂5号’T3处理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分别比T1和T2高6.48%~7.18%和3.33%~4.06%,食味品质综合得分在播期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粗蛋白和单宁含量与食味指标(除冷粥质地外)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食味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与高粱的适口性、滋味、气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适当晚播(沈阳地区在5月28日),可减少高粱的粗蛋白和单宁含量,提高支链淀粉含量,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从而提升了高粱的食味品质。
|
关 键 词: | 播期 高粱 营养品质 食味品质 |
收稿时间: | 2019-09-12 |
修稿时间: | 2019-12-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