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果穗不同位势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作者姓名:钱春荣  王荣焕  赵久然  于洋  郝玉波  姜宇博  宫秀杰  李梁  葛选良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哈尔滨 150086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基金、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
摘    要:以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玉米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子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供试8个玉米品种,中下部子粒的百粒重变幅范围为34.02~51.38 g,极差为17.36 g,品种之间的变异系数为13.76%;上部子粒的百粒重变幅范围为28.61~35.13 g,极差为6.52 g,变异系数为7.29%。从灌浆开始至灌浆快增期结束上部子粒百粒重变异系数为66.13%~13.18%,中下部子粒百粒重变异系数为54.38%~12.10%,随灌浆进程子粒百粒重变异系数呈减小趋势。中下部子粒平均灌浆速率始终高于上部子粒,上部子粒灌浆速率的变异系数大于中下部子粒,且灌浆速率的变异系数随灌浆进程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吐丝后56 d灌浆速率的变异系数快速增长。品种间各灌浆参数的变异系数均为上部子粒大于中下部子粒。选用子粒灌浆粒位差异小的品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上部子粒灌浆、提高粒重是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

关 键 词:玉米  子粒灌浆  灌浆特性
收稿时间:2017-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